EN
【原创研究】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1年投资风向
来源: 苏泊尔产业资本-张冬璐日期:2021-01-07浏览量:485

作者:运营总监 张冬璐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对新一年的投资布局有何指引?结合2019年与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的政策口径对比,小编带您速览2021经济形势及投资方向的风向标。

 


 

核心观点

1、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经济逐渐恢复下,政策温和回归常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未来的政策操作不转急弯,把握好政策时效性。


财政政策强调提质增效及更可持续,传统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再,科技创新成未来大方向。


◎ 货币政策整体难宽松,亦难收紧。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需要把握平衡。


 2、投资风向速览:


◎ 科技创新领域,如5G、人工智能、芯片、AIoT等新经济行业进一步迈入快速发展期。  


◎ “卡脖子领域,如半导体制造、航空工业、精密机械、新能源、新基建将延续国家战略支持地位。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态下,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居、酒店、食品饮料等行业有望受益。


新能源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明确国家能源产业转型的重点支持方向。



 

宏观经济政策.01

 

1、政策总基调


● 2019年:

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政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架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 2020年:

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解读

 

1)政策逐步收紧


20年受疫情影响,在各类经济纾困政策与非常规性的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撑下,政策方面出现明显宽松。而随着经济的逐渐修复,21年宏观政策转向预期较强,政策也在逐步收紧。


2)政策整体偏稳,保持连续性及可持续性


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表明政策基调大体上偏稳,大开大合的概率不高。政策收紧节奏会较慢,避免对当前的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


不转急弯表明经济复苏不稳固的前提下,政策也不宜快速收紧或取消,政策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投资者所担心的政策悬崖现象出现概率极低。其中连续性稳定性是对稳增长的延续,延续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而可持续性则突显政策力度与空间。


3)需把握政策时效


把握好政策时效性预示着宏观政策的节奏、力度和重点将与经济发展的节奏相匹配。同时在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的大背景下,宏观政策不会出现大幅度收缩,依然会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2、财政政策

 

● 2019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 2020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解读

 

1)科技创新高频出现


20年与19年相对比,提质增效的措辞没变,但强调了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等方向,说明财政政策对于传统基建的支持不宜过高的期待。重点支持的方向更具体和明确,支出效能有待提高。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重视


财政政策仍保持积极的态势,在保持积极态势的基础上,不同于2020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要更积极有为,本次会议更强调财政的更可持续。同时提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过紧日子20年地方债的大幅增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已接近红线,预计财政政策力度将有所回落,更多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举措将有望落地。

 

 


3、货币政策


● 2019年: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2020年: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解读

 

1货币政策整体难宽松,亦难收紧。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需要把握平衡。


2)从19年的经济发展相适应20年的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对比指标更加具体,有利于市场预期的稳定。

 

 

 

来年重点任务.02

 

● 2019年: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二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三是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四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五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六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2020年: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三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四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六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七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八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0年的八大任务较2019年更加具体,对2021年的投资方向有很具象的指导意义。


1、科技创新与卡脖子领域有望成为投资主线


八大任务中,第一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第二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均与科技创新有关。同时,本次会议在总结经验时明确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科技成长必将成为接下来的长期主线。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预示,从国家战略层面,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乃是大势所趋。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预计我国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领域,例如半导体制造、航空工业、精密机械、新能源、新基建等相关行业,以及我国具备核心优势的重点产业方向,有望在新的一年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补贴力度。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关乎国家安全,十四五《建议》中,将科技创新与保障产业链安全两项,置于下阶段重点工作的第一、第二位。本次会议完全延续了《建议》精神,对科技创新该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会议提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会议表示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一些重点领域,如通信、国防等,包括5G、人工智能、芯片、AIoT等新经济行业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会议提出,国家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中力量解决核心技术瓶颈,占领科技的战略制高点。会议提出,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高科技、有技术壁垒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新的一年延续强者恒强的业态。


会议提到的具体措施包括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等。


2、消费行业增长有望进一步升级


会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有望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凭借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备发展内需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当前全球环境下,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必须之举。


会议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此提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尚属首次,更多的让人联想到一些限制高消费的产品,如房子和车子。以取消限购汽车为例,不但可有效带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还可以联动触发交通、旅游、餐饮等一系列市场的消费增长,拉动相关行业的就业,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新动力。


会议提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2021年,消费有望在低基数上继续复苏,做为消费行业的代表,同时也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居、酒店、食品饮料等有望受益。

 

3、反垄断剑指科技巨头


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同时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指向性较明显,未来有可能在反垄断出台更有针对性的限制性政策法规,防止一家独大资本无序扩张


4、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迎来新助力


会议提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能源领域中,能源清洁化、低碳化作为全球重要发展方向。能源转型对于我国未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都有着重要意义。碳中和的实施绿色转型的开始,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过去的煤炭发电到光伏风能,都是大势所趋。会议提到具体措施涵盖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