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远桥视角】俯瞰未来,以终为始
来源: 远桥资产-周晓乐日期:2022-04-07浏览量:440

春节过后,我们见证了太多的历史: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爆发,四十年以来最严重也最不同的世界通胀时代,史诗级妖镍风波和原油涨价,中概股的涅槃重生,疫情愈演愈烈……
未来十年,世界格局将如何重构?中美竞争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经济下行周期,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331日,远桥资产联合金华商会共同举办【远桥汇】沙龙活动,共同探寻本质,洞察未来,穿越寒冬。 我司创始人周晓乐女士就俯瞰未来,以终为始主题展开观点分享。

 

01审视当下

 

最近,不少人都陷入焦虑,经济围剿、俄乌战争、通货膨胀、...企业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去思考未来?
借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陈澹然(清)的一句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解决未来的问题,如果仅基于现在看现在,那必然是没有答案的。 
作为中国企业,我们现在面对着什么的困难环境?
从宏观经济来看,这两年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节节攀升,和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的问题。以小家电为例,下游的消费需求没有提升,涨价几乎不太可能。但同时上游的成本在提高,所以出现PPICPI的剪刀差,当工业指数一直居高不下,而消费指数在下降,那是否意味着进入到一个通货紧缩的状态,还是现在的钱的确变少了呢? 2020年疫情后,全球十二大经济体M2增速高达23%,历史上从未超过13%。中国虽然较美国相对克制,但实际每年放水的远不止4万亿。那钱都去哪里了呢? 首先,回想中国在2008年时提出的4万亿刺激计划,现在来看这个政策是有很大问题的,但当时 4万亿计划的拉动是显性的。为什么过去两年的放水,没有产生价值呢?
如果从ROE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基础建设是全球领先的,高铁几乎通到每一个线,房地产过剩趋势下,房住不炒必将成为长期政策。也就是说,给过去的R带来规模增长的E的市场不存在了。 其次,就此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中国的CPI数据怎么来的。近两年,国家提倡房租不炒,CPI虽然没有包含房价,但房地产相关装修、家电、房租等消费在CPI里占比大幅下降;疫情之后,非刚需消费急剧下降,如外食用餐、出差、旅游等减少。当我们对未来的收入没有那么乐观和有信心时,不必要的会选择不买。尤其在年轻人眼中,好商品不是LVPRADA,只为自己眼中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所以,未来一定是一个消费需求个性化的时代,PPI要传导到CPI,没有那么容易,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必将倒闭。 消费需求降低,是否代表我们的钱放着就会更有价值?
从中国现状来看,老百姓出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更愿意把钱在自己口袋。一月份储蓄存款新增创下历史新高,5.41万亿元,但个人贷款增量仅8430亿,较去年同期下降40%。然而,美国在过去两年放水后,大大刺激了物价,20221CPI上升7.5%。美国将进入加息周期已毋庸置疑,问题只是会加几次,每一次会加多少。
所以CPI也好,储蓄存款也好,不能静态地看,放出来的钱未来都会变成泡沫。也意味,如果我们只是作为现金储存,未来资产一定会缩水。 如大家所知,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是5.5%,进入到一个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有信心。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作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活下去。但此时,与外部GDP12%-15%增长的竞争方式,钱要投在哪里,一定是不一样的。


 02迎接未来


2021年,80%行业的企业陷入到收入利润双降,或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以下为2021A股的K线图,在大环境和政策背景影响下,传统的支柱产业地产就不用说了,刚需产业医药、消费也是负收益的,互联网更是充满挑战。不过,我们能看到有两条K线其实还是上涨的,
一个是半导体另一个是信息技术。指数反映的不光是经营现状,也是一个投资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心里预期。

图片


要看清楚未来,不能只是简单地站在地产想地产,站在制造业想制造业。我们需要站在全球的竞争环境和发展趋势,思考中国产业增长模式的重构;思考我们应该拥抱什么,应该选择什么。
我们经常说,顺势而为,才会事半功倍。要顺势而为,不妨先往回看一看,
中国过去的二十年是如何走出来?各位企业家是如何挣到钱?
有人说中国是因为改革开放,也有人说中国是因为人口红利。那底层又是什么?

图片


先来看一看,人类社会/企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
一次大战后,以英国为首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从农业时代走到了工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电气时代,从原始简单的生产劳动企业的运作方式,演变成大规模的流水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中国真正来赶上时代的是第三次的工业革命,也就是从原来的电气化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本质上,是
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过去20年经济的全球化,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给中国带来了成长的机会。中国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是远远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站在当下,未来的20年,全球产业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从信息化时代走到智能化时代。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中美的竞争,不是贸易,甚至不是意识形态,而是
科技,决定了谁能在未来20年,占据更强的产业地位和话语权。
智能化的时代里,中国到底还有没有机会?传统企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作为全球GDP和人口的第二大国,中国的庞大内需是全球其他经济体很难匹敌的。在过去的两年中,大家经常讨论中国的产业链是否能够自给自足。客观上讲,如果回到相对低水平的阶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要在未来20年科技产业竞争中胜出,我们还是要从人、财、物三个层面进行评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看的是基础建设。中国在基础建设的投入是很大的,我们不光在交通上是全球最发达的,在科技的产业基础设施,通讯、光纤、5G,甚至北斗都是很强。再看人,中国每年新增工程师300万以上,是英美德日的510倍。财力上,国库2021年收入23.8万亿,预计随着税收政策严谨化,2022年预计还将增长10%以上,而美国,是长期财政赤字。从技术层面,半导体芯片在未来3-5年,仍然会是中国的卡脖子工程,但在软的层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企业基本和美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因为数据的丰富,更为领先的。
十四五规划中,反复强调提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经济增长进入到5%时代,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胜出,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望未来的二十年,智能化时代又会如何到来?

图片


1993年,梅特卡夫定律被提出: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这很好的说明了,1990年后十年,连接是怎么创造效率的。两个点的链接价值度是4的话,5个点的链接就是25......随着连入数量的增加,网络产生的价值,将以几何积数的速度增长。
从固话到手机、电脑、网络,
连接1.0时代,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从邮箱、google等搜索引擎,到QQ等社交工具,大大提升了人们的信息对称度和交互效率。
2000后,我们进入了连接2.0时代。2006年的一本书叫做《地球是平的》,大致描述了互联网会极大地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如今大家都习以为常,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让全世界每一个产品触手可及,手机app点外卖,疫情在家办公,有谁还记得,10年前,微信才刚刚开始普及,而今天,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连接2.0时代,彻底改变了生产的组织方式,让社会的供给得到最大化的有效配置和需求满足。
2010-2020年又发生了什么呢?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企业,让我们不再看电视看视频了,购物方式从主动去搜索信息,变成APP发现你的所需......连接3.0时代,重塑了企业和用户的交互方式。从客户视角出发,从客户需求挖掘,以内容而非产品主导,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更大的满足。
连接1.0-3.0,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客户(C端)需求通过产业链重塑得到了充分满足,推动了连接进入4.0时代,从TO CTO B,产业互联网时代。每一家企业都要开始思考,如何建立客户千变万化需求的柔性生产能力,如何打通上下游通过数字化决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怎么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如何形成快速响应机制,如何将科技为我所用,这是摆在很多传统企业面前巨大挑战,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企业,必将淘汰。

 

03如何选择

 

2021年前我们叫苏泊尔产业资本,去年才更名为远桥资产。之前我参加物联网大会做主题分享,有人好奇地问,苏泊尔怎么会参加科技峰会,你们不是应该投消费吗?
投资界有一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选择未来增长能够超过GDPCPI,事半功倍的赛道。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ICT赛道,
科技(ICT),才是能够改变我们未来所有企业竞争格局,并且有门槛,高成长可期的赛道,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投资框架。 但是,ICT包括半导体、芯片、物联网、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包括数字经济、企业服务等。如果我们仅仅泛泛看这个范畴,听到的热门词就去选择投什么,往往容易死得很难看。20055G的出现,2008年推出的阿里云,智慧城市等等,概念的提出,都发生在产业爆发和规模化很久之前。投资科技赛道,技术优势、市场价值、可否规模化都是认知门槛,金融专业学习5-10年,也赶不上行业内沉浸了20-30年的企业家。因此,我们选择了拜ICT产业内最优秀的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为师,以龙头为锚,与巨擘同行 坦率来讲,投资这件事情要比做实业幸福很多,因为投资可以有选择,我们可以跟着时代的发展去选择爆发的细分行业窗口机会。 希望在未来的20年,我们能和各位企业家,共同分享科技创新带来的智能化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