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原创研究】繁华过后觅新生--医疗器械发展现状及投资逻辑浅析
来源: 苏泊尔产业资本-张家祺日期:2020-02-08浏览量:791

2020年的春节既安静又特殊,一方面群众们纷纷选择放弃出行,以静制疫,医护人员逆向而行,默默奉献,另一面,也让我们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早被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平安、健康和家人”的弥足珍贵。在疫情发展过程中,医用N95口罩和神奇的“魔肺(ECMO)纷纷进入了大众视野,在医疗前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口罩作为低值耗材广为人知,ECMO的管道和耗材则以昂贵著称,但他们都属于医疗器械的一员。今天,苏泊尔产业资本诚邀与您一道,去探寻医疗器械的行业发展新机会。


医疗器械—又一颗“王冠上的明珠”


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大体可分为医疗设备、IVD(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每一个领域又下涉许多不同的细分市场。在和行业人员的交流中,时常能感受到对医疗器械的几分不屑。撇去低值耗材,很多人认为医疗器械是元器件的整装,壁垒不高。但实际上医疗器械涉及多学科融合及临床应用,监管极为严格,是高壁垒精密制造业,也是最先应用新科技、新材料和新装备的行业。试想市场逻辑是正确的,一个高毛利、低壁垒的行业势必会吸引大量资本要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但事实是医疗器械企业都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尤其是标准更高的Ⅲ类器械。


由于医疗器械对工业基础水平、配套供应链水平等都有要求,所以相比于药企,全球医疗器械TOP50的品牌更集中,主要分布在欧、美、日、中。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医疗器械一定是有其发展价值和机会的。

(来源:整理自公开市场数据,苏泊尔产业资本)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逻辑更务实


药和器械同属于医疗领域,也时常作为比较的对象,似乎药,尤其是创新药,给人的感觉更性感。但实际上两者不能简单的对比,其行业发展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用一个词来概括药的发展逻辑,应该是“发散”。药的创新和研发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世界各地都有优质的创新药,除了龙头企业、小企业也可以研发出优质的药物,这也是诺华、BMS、礼来等国际龙头持续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收购的原因,他们需要外界的偶然性。因此,对于药物研发企业,在PE、VC眼里,其临床数据是否优异、临床进度推进的预期、销售峰值的高低、实现峰值的时间长短、收购预期等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二级市场中,龙头企业的产品管线是否丰富,则代表了他未来创造可持续增长业绩的能力。


再来看器械,其发展逻辑用“螺旋”来形容更为恰当。企业会在原有的技术和临床使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更多的是路径依赖式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更踏实。因此医疗器械在细分领域的护城河也会更深,一方面得益于其持续升级的技术;一方面,器械不存在明显的“专利断崖”,其在市场上构筑的口碑、渠道会加深其护城河。这对于PE、VC来说,加大了医疗器械企业投资的难度,但换个角度,一个成功的投资,其未来估值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更“性感”;而对于二级市场,龙头效应会因为行业属性进一步增强。


换个角度看,器械的平均研发投入产出比为10-15倍,医药为5-7倍(进一步考虑收购因素,实际研发投入产出比更低),器械某种程度不失为一门划算的生意。再来看一下国际市场的企业,美敦力、史塞克、illumina等医疗器械企业的市值年化复合增速,显著高于诺华、默克、BMS等制药企业。因此,器械并不是不“性感”,只是其“务实”的发展逻辑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才能“去糟粕,取精华”。

(来源:Wind,苏泊尔产业资本)


医疗器械市场有想象空间吗?


医疗器械书面理解,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设备有3-8年不等的更新周期,但事实上医疗器械在中国近10年的增长,在维持合理增速的同时,一直是保持连续增长,而非周期性。


现阶段医疗器械需求的增长,主要是来源于:1)新增医院需求;2)新增门诊量需求;3)设备更新需求;4)分级诊疗带来的基层渗透率提升。


来看几个卫计委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

1)全国医疗机构及床位数

(来源:卫计委,苏泊尔产业资本)


2)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来源:卫计委,苏泊尔产业资本)


在鼓励社会办医、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提高的背景下,近几年医院数量、就诊及入院人次呈上升态势。2018年医院数量增长1.1%,其中民营医院增长11.8%、基层医疗机构增长1.1%,公立医院数量略有下降,2018年床位数量增长5.8%,其中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增长3.7%、15.3%、3.6%。2018年就诊人次增长1.6%,入院人数增长4.2%。可以看出社会总需求还是在不断扩张的。


在社会总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将更多受益于政策影响。医保控费背景下,医院部分盈利部门转变为成本部门,医院为此转向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国产产品,国产替代成为行业结构性发展机遇。


具备什么特点的医疗器械能享受到这一波红利?第一,现阶段国产比例较低,替代空间大;第二,现阶段技术接近或媲美国际龙头,具备替代可行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骨科创伤类耗材,在技术上具备可替代性,但目前国产比例已超70%,进一步替代空间小;内窥镜的软镜奥林巴斯市占率70%、硬镜卡尔史托斯市占率50%,国产替代空间大,但国内外技术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等级医院认可度低。故空间和技术二者缺一不可。但MRI、骨科关节假体、角膜塑形镜、牙齿隐形矫正等一些领域,在具备国产替代空间、市场增量的同时,也正成长出一批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值得投资人去挖掘。放到二级市场,也同样存在享受这一逻辑的医疗器械企业,如威高股份、爱康医疗、春立医疗、欧普康视等,值得大家深挖一下基本面。下图提供一些细分领域供大家参考。

(来源:民生证券,苏泊尔产业资本)


另一方面,分级诊疗也为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结构性机会。

(来源:公开市场资料,苏泊尔产业资本)


现阶段仍是少数医院掌握了大量的诊疗资源,但随着医疗资源的紧张以及公立医院数量的下降,叠加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诊量将进一步下放,一定程度利好医疗器械企业。但应分视不同的细分领域,不能一概而论:


1)就耗材而言,分级诊疗背景下资源的下放只是诊疗量在不同机构之间的分配,总需求量并不因此改变,对于耗材以及依靠“剃须刀模式”盈利的设备厂商而言,并无实质利好;


2)分级诊疗下放的多为操作技术性弱的病例,设备是否受益于该政策背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可能的渗透率及下放量、患者对基层治疗的接受度等。


再来看医疗器械市场整体的增长趋势,根据市场数据,目前中国药械比为4:1,对标发达国家的1:1,国内医疗器械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增速看,近几年维持了20%的行业增速。相信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细分领域能诞生出不错的投资标的。

(来源:民生证券,苏泊尔产业资本)


药品带量采购,医疗器械步其后尘?


药品带量采购4+7试点方案的落地,让药品的悲观情绪也蔓延到了器械,带量采购的集采竞价下,药品价格跌幅达50-90%,不免让市场为器械企业捏了一把汗。目前器械带量采购也在推进中,2019年骨科耗材带量采购在南京、安徽开启试点,2020年初部分低值耗材在部分省市开启试点。带量采购对医疗器械市场到底影响几何?


先看下带量采购本身的初衷:1)量价挂钩,完善招采机制,反商业贿赂;2)规范医疗资源使用,降低价格。其核心还是降低价格,挤出利益链条上的水分。带量采购一旦推行,对器械的价格肯定是负面影响,但也无需过度担忧。


从药品带量采购试行的逻辑看,其前提是一致性评价。一致性评价使得药物的疗效等相对可控,更为标准化,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以价格作为衡量标准,价低者中标,以价换量。但从医疗器械的角度出发,器械暂无类似一致性评价的标准,器械本身涵盖品牌溢价、差异化设计、档次区分等,类似于电子产品,不同产品之间价格差异大,单纯的放到同一价格区间进行压价,不利于市场发展,也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中短期内难以在全品类进行普及。


从这一逻辑出发,标准化程度高、差异小的低值耗材(如:医用卫生材料、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尤其是IVD相关试剂);部分产品技术差异小(包括国产间差异小、国际技术可追赶)、市场竞争充分的高值耗材将进入带量采购试点(如:骨科耗材等)。带量采购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用量大的器械,从目前的带量试点也可看出,符合前述逻辑判断。因此,在预估带量采购影响时,首先要考虑清楚器械的特性、市场和格局。


其次,我们认为带量采购一定程度是利好进口产品的。进口器械质量高,但由于价格因素主要由头部三甲医院使用,带量采购后进口产品性价比大幅提高,将更有利其销售。所以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产品性价比尤为关键,国际巨头本身产销量高,享受规模优势,国内企业如何控制生产成本,给到终端满足“性价比”要求的价格,是PE、VC值得关注的点。


根据南京、安徽的骨科耗材带量试行结果看,降价幅度在50-60%之间,这也势必会影响出厂价,但对于企业最终的业绩影响,应权衡“价”换来的“量”是否够高。虽然政府用地方80%的“量”来换“价”,但这80%的大蛋糕,谁能分多少,可不是板上钉钉的。带量采购是多家共同招标,最后也是多家共同中标,中标后的用量分配,是临床使用效果、价格、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综合的结果。


那带量采购试行预期高的器械细分领域,什么样的企业能挖到更多的量:


1)品牌效应+时间积淀:医保局及医院会优先考虑具备品牌效应的企业,医疗器械,尤其是部分植入体内的高值耗材,需要长期的临床验证,才能说器械得到了检验和优化,这也是创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一个显著的差异,在PE、VC投资中尤其值得关注,是否会成为初期扩张的瓶颈;


2)龙头效应+竞争格局:在国家强制推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即便带量采购一定程度利好进口,也会有大量资源流入国产公司,而国产玩家少的赛道,市占率高的玩家将受益。比如,骨科关节产品,爱康、春立、威高等国产大玩家多,分食蛋糕的结果就难说;


3)渠道管理+成本优势:不同的地区试点时间有差异,能否敏锐的及时或提前布局,利用好经销商资源及专家、医院资源,处理好政商关系、展示产品差异,是公司销售团队能力的体现。同时,带量采购最终传导至出厂价,能否利用成本优势进入试点名单并维持合理毛利率,显得尤为重要;


4)产能弹性:带量采购试行下,只有“量”涨的比“价”跌得多,才具备业绩增长逻辑,但这其中暗含的预期是“量”有足够的弹性,因此企业的产能扩张能否跟上放量,无论是投建周期还是成本,都需要谨慎判断。


总的来说,带量采购不是全盘性的,想清楚受影响的概率和程度很关键,具体器械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悲观。


“千里马”是否有迹可循


前面简单梳理了对行业的看法,本章节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医疗器械企业选择的逻辑。投资从来没有100%的成功,但也绝对不是一门玄学。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到影响力最大的,反复赌大概率,才是成功的关键。


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组织架构……都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这里我把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提出来,做个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产品是立足市场的根本,产品力一定是首要,其次就是基于退出路径的考量,商业化预期下,销售团队打法及渠道管理能力就非常重要,而并购退出预期下,其技术的颠覆性(进一步审视产品力)和龙头的接触情况将更为重要。


先来看下产品力,分为4个方面:


1)临床效果:产品的临床效果是技术的试金石,器械使用的术后并发症率、康复速度、恢复峰值等,对于患者而言的治疗受益,器械使用的检验精确度、速率提升、阶梯式的医学底层逻辑突破等,对于医生而言的诊断受益。患者和医生的体验和效果非常重要;


2)痛点解决:对现阶段诊疗、疾病研究等技术空白有填补作用。如:基因测序的3D空间成像技术对目前二维粗略成像的替代,将大大提高疾病研究的推进速度和精准度;超声刀对于复杂精密手术组织受伤及效率低下的痛点解决;


3)应用场景: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决定了其市场天花板、市场渗透率、更新周期、盈利模式等。产品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投资者更看重的是其商业价值,好比适应症局限的孤儿药,器械对应的市场空间值得关注,又好比IVD主要依靠试剂耗材盈利,其盈利模式和传统的设备销售截然不同;


4)临床应用成本:从医院的角度看成本,医保控费的当下,投入产出一定要高,第一,医生的上手速度,也就是学习曲线;第二,手术或诊断效率的提高,效率提高,单位时间手术或诊断量越多,盈利也就越好;第三,手术或诊断的边际成本,比如利用新设备一场手术的成本花费,或新的IVD每单位检测通量的耗材成本等;


5)患者成本:从患者的角度看成本,出厂价传导到终端后,是否在市场支付能力范围内,也侧面反映了器械厂商在成本端的控制能力以及渠道的管理能力。


当然,上述的技术、成本等考量,是在与传统或竞品的对比中建立的,而非主观判断。

从渠道力来看,分为3个方面:


1)KOL:器械相较于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业界专家的倾向对于整个行业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KOL宣讲、飞刀等形式是医疗器械常见且有效的营销模式,也是KOL自我实现的刚需表现。有多少KOL愿意代言,地方性KOL和全国性KOL的组成结构,在代言多个产品时的轻重取舍,都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力和销售实力;


2)经销商:经销商作为渠道,在国内医疗体制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受带量采购影响小的细分领域。经销商的数量、拓展速度、覆盖区域广度与布局、经销商的地域性影响力及带货能力等,是器械能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也可侧面从订单粘性、入院速度、实际去化量等指标交叉检验;


3)channel staffing:也就是市场所谓的压货,渠道压货带来的市场及价格机制紊乱等,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对于channel staffing的管控,是渠道管理能力和产品力的综合体现。第一,只有避免大幅压货,才能做到业绩真实可追溯,利于资本化,也利于良性成长,防止暴雷;第二,大量的压货可能是如下原因造成的,医院接受度低、经销商积极性弱、经销商能力有限等,侧面反映产品力及渠道力。

 

以上苏泊尔产业资本关于医疗器械发展现状及投资逻辑的一点浅见。在新的一年里,预祝广大同业、企业、投资者以及读者们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千里马(伯乐)。我们将继续挖掘具有核心科技、切实解决国内医患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满足医疗消费升级需求,助推更多优质企业在医疗控费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成长为世界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