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冬奥特稿】ICT, 冰雪赛场上的幕后冠军
来源: 远桥资产-郑依岚日期:2022-02-18浏览量:309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精彩激烈的赛事之余,是无处不在的黑科技。回首看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ICT盛会。本届冬奥会测试和使用200多项技术,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充分彰显科技创新力量,描绘智慧城市未来蓝图。 那么这届让全世界为之点赞的冬奥会黑科技,到底有多优秀?
让我们一起从赛前、参赛及观赛这三个场景,看看ICT产业中的黑科技如何博尽眼球。

 


 



赛前



 

1)智慧大脑:实现快速响应,上门维修
中国联通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了通信技术运行指挥中心(TTOC),可对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全部奥运场馆及设施的信息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的统一监控、统一调度、统一响应和统一服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挥中心可实现故障设备的精准定位。指挥中心和场馆里的每一个通信设备都配有一个身份证”-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就可以得到设备信息和具体位置。因此当某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就可以轻松实现精准定位和上门维修从发现问题,到精准定位,再到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整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中国联通工作人员总结到。 在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中能够做到快速精准定位,中国联通的TTOC无疑提供了高效的解决办法,保障了奥运赛事的顺利进行。在中国联通5G网络支撑下,为全球呈现了一次通信史上精彩无比的科技奥运。 2AI机器人智能消毒:站好冬奥防疫岗
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它挑起了冬奥防疫的大梁... ...
冬奥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消杀卫士”-机械臂智能消毒机器人,属于强力表面消杀型机器人。此消毒设备可以产生265-275纳米的深紫外线,仅需3-5秒的照射,可消杀物体表面90%以上的细菌和病毒;不仅如此,这款智能消毒机器人还能自适应地识别物体的形状;自主规划消毒轨迹,实现高效、精准的消杀效果。

图片

 

雾化消毒机器人也承担了大量场馆内的消杀工作。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续航时间4-5小时。机器人底盘上配备的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可以扫描路况并且在复杂环境中规划路线,智能避障;而这背后,正是紫外线芯片技术、多自由度机械臂技术以及双目视觉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图片

 

作为中国举办的首次国际顶尖赛事,高达1万名境外运动员和相关人员前往北京参加冬奥会,这无疑为中国疫情防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消杀机器人为众人担心的防疫工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代替代防疫人员操作基本消杀及危险区域内物体的表面消毒或空气消毒,一定程度减少了交叉感染,护卫冬奥健康。 3)虚拟仿真系统:释放元宇宙力量
冬奥会开幕式,一场完美结合了科技感和悠久文明的中国式浪漫表达,其精彩背后少不了相关人员的全方位预备及试演。据了解,开幕式使用了由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研发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出冬奥会开幕式全流程,对演员、灯光、音乐、烟花、奥运火炬,甚至转播机位等全要素进行全方位排兵布阵。此平台相当于电影预演系统,帮助导演团队等高效直观了解开幕式的整体效果。

 

图片

 

虚拟仿真系统应用场景极为广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很多领域例如工业生产、医药医疗、教育、各类技术实操等中,虚拟仿真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模式和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入到社会各类场景中。

 


参赛



1AI虚拟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边界
看到图中正在声情并茂播报的气象主播,或许你会产生疑问,这不就是中国天气的那位主持人冯殊吗?真相并非如此,他其实是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小冰公司共同打造的AI虚拟人——冯小殊。
小冰框架数字孪生虚拟人技术塑造了和人类主持人冯殊本尊真假难辨的AI虚拟人。他之所以能在面容、表情、肢体动作在内的整体自然度和本尊真假难辨,主要是结合了小冰深度神经网络渲染技术(Xiaoice Neural RenderingXNR)及小样本学习技术。

图片


虚拟数字人的出现,让天气播报这样的日常工作,也玩出了充满科技感的新高度。除此之外,AI虚拟人竟还能替参赛选手在忙碌的行程中排忧解难分身替他们参加录制节目。比赛前一天,凭借惊天一跳成新晋顶流的谷爱凌,其数字分身”Meet GU出现在咪咕演播室里替她赶通告。

图片


从赛场内到赛场外,虚拟数字人已经渗透到了冬奥会的多个环节。不难发现,和早期基于3D技术和CG动画生产的数字人相比,超仿真的虚拟数字人已融入了CG(计算机动画)、CV(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动作捕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最新技术,在声音、语气、肢体动作、外表、行为、交互等多重特征上,越来越媲美真人。
未来虚拟数字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娱如影视、动画在人物建模、CG等方面在虚拟形象塑造的应用,还将在社交、游戏、办公等场景实现真实人类虚拟化身的身份职能,并逐渐于直播电商、偶像造星、陪伴服务等领域实现商业变现。 2)物联网:燃爆智慧冬奥
万物互联的时代下,科技链接人与万物,愈发成熟的物联网应用,悄然遍布冬奥会的每一个角落。从穿戴设备、智慧医疗、到赋予各种功能的无人设备等等,物联网贯穿了整个冬奥会。可穿戴式创可贴体温计可提供连续体温检测10天以上;联想单导联三导联心典仪可检测健康风险,从而通过医疗体征数据平台完成智慧训练解决方案;还有花样滑冰中的人工智能、5G智能冰检车、照顾衣食起居的智能机器人、自动交通等等,数不胜数的物联网应用都冬奥会中在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片

 

 


观赛



15G+8K超高清:让每片雪花都被看见
本届冬奥会,5G+8K超高清直播大放异彩。我国首次使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可靠、低时延EUHT无线宽带技术,带给观众更清晰、更震撼的沉浸式极致体验。
在冬奥场馆之外,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全业务转播车博尽了眼球,实现了零距离观
看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通过内置5G模组多信道带宽智能分配数据、多信道数据聚合等技术,实现了8K超高清视频在移动场景下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画质的5G网络超高清视频传输。

图片

 

2021年,中国累计建成全球最大5G网,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实现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由此可见,20225G网络覆盖将进一步完善。在先进5G网络的推动下,8K超高清视频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本届冬奥会亦是对使用5G+8K的普及及推广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云转播:全面上云;自由视角满足差异化需求
作为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这是百年奥运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工程。转播云上线,媒体甚至无需到现场,这对受疫情影响、不能亲临现场的媒体记者开放了绿色通道。上云是绿色冬奥的重要举措之一,可在云端实现接收直播信号,并提供播放器、短视频处理平台等功能,方便媒体进行远程直播、精彩回放、制作特效视频和内容集锦。
千人千面也是本届冬奥会云转播的关键词之一,观众实现多维视角观看。在过去,观众看电视时通常只能看到一路转播信号,但如今云转播可以同时传输把多路摄像机信号给观众,观众可以选择不同机位的视频进行观看。

图片

 

 


未来可期



当下,全球经济正迎来数字大转型、绿色大转型时代。为响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理念,各国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引领工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通过本届冬奥会实现的多种尖端ICT技术和绿色技术,中国向全球展现了一场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数字盛宴,同时也向全球宣传ICT强国的地位。先进的ICT技术不仅在冬奥会大显身手,也为以后的各类商业场景应用创建了样板间,极大鼓舞了社会各界自主创新的热情。

 

图片

(图为远桥ICT产业图谱,红框处为冬奥会部分ICT技术领域)

 

年伊始,产业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将是属于ICT行业的时代机遇。上图为远桥资产原创ICT图谱,本届冬奥会多项ICT技术所在的细分领域为远桥研方向。公司将持续深耕ICT产业,以产业深度和专业广度挖掘投资机会,为全球优秀企业注入无限动能,为投资人持续创造价值。